深圳市南山区高新小学正处于竣工验收阶段,这座华南地区首个近零能耗“近零碳”试点标杆校园将于9月正式亮相。该校以24513.82平方米的绿色建筑体量,成为深圳探索未来教育范式的“微型实验室”。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提出,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在政策推动下,零碳园区建设将驶入快车道。
近日,多地公布零碳园区建设相关通知。四川省发布《2025年度四川省零碳工业园区试点建设名单》,确定首批零碳工业园区试点;云南省发布第三批省级零碳园区建设名单并启动建设;上海市公布《关于开展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申报工作的通知》,重点支持产业基础好、创新活力强、符合上海现代化产业体系导向的园区。随着我国“双碳”工作的不断推进,开展零碳园区建设已成为实现碳达峰目标、推进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在此背景下,零碳园区建设过程中还存在哪些挑战?
今天,国家发展改革委举行新闻发布会。相关负责人在发布会上介绍,将确定首批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名单。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蒋毅介绍,我们将根据地方推荐情况,统筹考虑产业代表性、综合示范性、碳减排潜力等因素,确定首批国家级零碳园区建设名单,在政策先行先试、体制机制创新、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
第十六届学术年会暨首届零碳园区标准化建设创新发展峰会昨天在浦东新区举行,以”助力引领区建设、科创中国浦东行"为主题,聚焦零碳园区建设的标准化路径、技术创新与实践应用,与会嘉宾共同探讨零碳园区标准化建设的前沿路径与实践经验。
云南省重点从三个方面推进绿色发展,资源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其中包括: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印发实施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行动计划、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等政策措施,制定工业、能源、农业等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累计启动建设15个省级零碳园区,并对标国家要求深化建设,累计培育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136家、绿色工业园区10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7家、绿色设计产品84种,4项绿色技术纳入国家绿色技术推广目录,低碳产品认证获证数量居全国第2位。
7月26日,东营时代零碳产业园现场推进会议在山东东营市垦利区举行。据了解,东营时代零碳产业园是全国首个100%绿电直连离网型零碳产业园区。项目一期投资80亿元开工建设的40GWh锂电池绿色智造基地是整个零碳产业园的核心项目,2026年建成投产,年产值可达260亿元,税收12亿元。
广东省新能源循环经济零碳智慧产业园广州总部项目21日在广州花都奠基,预计2027年6月前投产,预计为大湾区提供不少于40%的动力电池再生材料。
近日,中国节能协会公布“零碳园区评价认证服务机构”,中新天津生态城环境与绿色建筑实验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生态城实验中心”)入选,成为国内首批零碳园区评价机构。此前,生态城实验中心已获中国节能协会“零碳工厂评价认证服务机构”授权,成为拥有零碳工厂及零碳园区“双认证”资格的专业机构。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讲席教授、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向记者指出,零碳园区的发展近年来受到政策大力支持,但缺乏明确的标准,因此出现“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此次《通知》明确了“单位能耗碳排放”作为评判零碳园区的核心指标,根据园区总能耗的大小不同设置了差异化的碳排放目标要求,标准非常明确,也将实质上推动绿电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