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网友建议河北承德在避暑山庄景区推行“一票多日有效制”。这一建议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事实上,国内多地景区已陆续推出类似措施。比如,广西A级旅游景区于2025年3月17日开始实施“一票3日使用制”;安徽黄山近期将门票有效期延长至3天;江西庐山景区自2023年9月1日起实行“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7日内有效。
我国银发经济正经历‘慢节奏、重体验、强关怀’的多元服务升级,从‘基本保障’迈向‘品质消费’,为旅居康养产业带来发展新机遇。
近日,美国《旅行与旅游世界》杂志刊发文章,关注中国旅游业正经历重大转型,长住型旅游蓬勃发展。文章提到,游客青睐云南和贵州,这些凉爽地区成为气候适应性旅游首选目的地。
眼下,“出片”已然成为许多人旅行中不可或缺的环节,而“能出片”也成为招揽客流的重要“卖点”。为此,一些景区主动打造网红景点、提供旅拍服务。“出片游”正成为文旅新潮流。
这个夏天,邮轮旅游火了。多位旅行社业者反馈,7、8月很多航次的家庭房已是“一房难求”。热闹的背后,是谁在为邮轮市场注入活力?
中高考结束后,多地景区推出凭准考证减免门票等优惠活动。记者了解到,部分景区优惠力度大、配套设施和服务良好,但也有一些景区存在审核繁琐、二次消费高等问题。景区如何抓住毕业旅游季黄金窗口期,让优惠活动真正落地见效、形成持久吸引力?
烈日炎炎,“清凉”既是游客的迫切需求,也是文旅消费的关键词。从依托资源禀赋的“天然凉”到业态更新的“创意凉”,再到服务升级的“贴心凉”,各地频出“清凉招”,持续激发夏日文旅市场消费活力。
近年来,低空经济加快重塑旅游产业链条,推动文旅消费场景推陈出新,带动旅游服务业现代化转型升级。作为旅游大省,海南积极培育“低空+旅游”新业态,不少景区、度假区引入低空旅游产品,为游客提供空中观光服务和运动体验。
入夏以来,多地围绕夜间经济消费热点开展各类主题活动,夜市、夜购、夜游、夜食等丰富多彩的“新夜态”点燃“夜经济”,升腾起浓浓的烟火气。
今年4月底至6月底,文化和旅游部旅游质量监督管理所开展了“您眼中的旅游不文明行为”投票活动,并根据线上投票情况评选出了“十大旅游不文明行为”,引发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