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固废循环经济静脉产业园建设现场,记者看到作为黑龙江省百大项目之一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正在施工。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项目以焚烧处置城市生活垃圾,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热量发电,实现了垃圾作为再生资源进行回收与利用。项目建成后,在实现社会效益的同时变废为宝,做到了资源的回收利用,实现了可再生能源利用的节能发展目标。
近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办公厅、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的实施意见》,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优化监管服务、加快科技赋能,覆盖工业、农业、生活等多领域,配套财政、金融、用地等多维度保障措施,全面提升固体废物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绿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曾经让人头疼的水稻、油菜、大豆秸秆,未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田埂间有望找到新归宿——它们将被专业车辆有序运走,避免化作浓烟污染环境,在现代化的工厂里“变身”为清洁的能源和滋养土地的“营养餐”。这一愿景,正随着正在建设中的湖南明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天然气项目的推进而逐步清晰,从梦想变成现实。
中国垃圾焚烧企业出海的经济账比较划算。据测算,海外典型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衡量投资项目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为15.8%,而国内为8.6%,部分海外项目净利率可达35%—40%。这是华泰证券今年的一项研究结果。
近日,在青岛海关所属黄岛海关监管下,219.1吨废棉在青岛港前湾集装箱码头顺利装船,被依法退运出境。至此,青岛海关上半年已累计清退非法进境固体废物1292.7吨。
为全面落实国家开展的《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专项整治行动方案(2025-2027年)》部署要求,7月22日,甘肃省生态环境厅发布了公开征集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问题线索的公告。
深圳作为管理人口超2000万的超大型城市,面临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承载力接近极限等挑战。据统计,深圳年均产生生活垃圾约1200万吨,建筑垃圾超过1亿吨,传统填埋方式已难以为继。在“无废城市”建设背景下,深圳市通过系统性创新,构建了垃圾分类、精细化处置、多方协同和动态政策调控的全链条治理体系,积极探索“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科技支撑、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模式,为超大城市固废治理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
最近,垃圾短缺、垃圾不够烧、高价抢垃圾等话题在网络引发热议。多家媒体报道,不少地方的垃圾焚烧业正面临“无米下锅”的处境。四川的垃圾处理状况如何?近日,记者走访了多家环保发电厂。
据报道,目前我国拥有超1000家垃圾焚烧厂,占全球总量近50%,垃圾焚烧处理能力超110万吨/日,规模超过美国、欧盟、日本的总和。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达26236.62万吨,无害化处理量为26198.58万吨,焚烧处理占比78.9%,避免了大量垃圾侵占土地和污染土壤、水源。
“中国的垃圾不够烧了”,在近期成为热议话题。话题背后有几组新现象引发关注:住房城乡建设部、生态环境部的数据显示,2005年,全国的垃圾焚烧厂仅67座,而到2024年10月,数量为1010家;国内的垃圾焚烧厂开启了“花式抢垃圾”,甚至把存量垃圾填埋场再开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