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无论是产业链上游的矿企、中游的电池制造商、下游的新能源车企,还是第三方回收公司,都纷纷投身这一赛道。近期各地推进的电池回收项目中,不乏相关上市公司的身影
业内专家指出,2025年作为“十四五”收官之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下半年,需要进一步规范市场竞争,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智能化、国际化的道路上持续发力。
以创新破内卷、以提质求生存正成为光伏行业共识。随着国家及行业层面下决心整治“内卷式”竞争,光伏行业将逐渐走出低谷,有望迎来新的发展周期。
随着碳酸锂期货的转头下跌,市场刚开始蔓延的乐观情绪被泼上一盆冷水,这场由“反内卷”带动的期货市场狂欢基本消退。碳酸锂期货价格“过山车”背后,到底经历了什么?未来走势又将如何?
行业咨询机构InfoLink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6月,中国共出口约21.7GW的光伏组件,环比下降3%,与2024年6月的22.1 GW相比下降2%。今年上半年,中国共出口约127.3GW的光伏组件。
在碳酸锂价格探底之际,锂矿企业分化趋势明显。截至2025年7月24日,已有14家锂矿企业披露上半年预期业绩。整体来看,7家盈利,7家亏损。
“反内卷”预期席卷期货市场,监管再度出手给市场“降温”。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7月29日晚间发布澄清公告称,近日,有部分自媒体发布了关于光伏行业反内卷,特别是多晶硅方面工作的新闻,“相关内容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请大家不信谣!不传谣!”
2025年,中国光伏行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期。数据显示,全产业链面临“量价齐跌”的严峻挑战:多晶硅、硅片等上游环节产量出现负增长,组件价格较2020年高点暴跌超60%。与此同时,行业洗牌加速。2024年以来,已有超40家企业公告退市、破产或兼并重组。行业发展路在何方?亟待破题。
近日,上海市、重庆市、青海省等多地纷纷围绕虚拟电厂的建设及运行等相关工作进行了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