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重点要闻 >  正文

生态环境部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

来源:生态环境部 时间:2025-10-29 15:53:45

字号

10月29日,生态环境部举行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教司司长裴晓菲主持发布会。以下是10月例行新闻发布会最新情况通报。



22新闻发布会现场.jpg

新闻发布会现场



22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jpg

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宣教司司长裴晓菲


一、2025年1—9月全国空气和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


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


在环境空气质量方面,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1%;PM10平均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3%。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7.6%,同比上升1.8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1%,同比持平。


从重点区域来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36”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3.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6%;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3.5%,同比上升8.5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8%,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长三角地区31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29.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3%;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1.6%,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0.2%,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汾渭平原13个城市PM2.5平均浓度为30.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6.5%;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5.3%,同比上升9.4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2.0%,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


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方面,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9.0%,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同比持平。其中,长江、黄河、珠江、松花江、淮河、海河、辽河等七大流域及西北诸河、西南诸河和浙闽片河流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90.5%,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5%,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监测的209个重点湖(库)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湖库个数占比76.6%,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劣Ⅴ类水质湖库个数占比3.8%,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二、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召开


近日,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2025年年会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主席丁薛祥出席年会并讲话。


本次年会的主题是“坚定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除了3场全会之外,还分别围绕“十五五”、应对气候变化、陆海统筹、循环经济、公正转型等国内外热点议题召开了5场主题论坛,并组织参会嘉宾赴江苏盐城和北京首钢园开展了实地调研。国合会中外委员、中外专家、合作伙伴等约400人参加会议。


会议讨论形成了综合政策建议,将于近期提交国务院供决策参考。国合会在过去一年间,从国际视角分析全球环境与发展面临的重点挑战、归纳总结了创新实践的典型案例、系统梳理了国合会政策建议的影响,同时针对具体领域开展了多个政策研究项目,形成了若干份报告并在年会期间发布。


国合会成立于1992年,已成为中国历史最长、层次最高、成果最多、影响最大的环境与发展中外高层对话合作机制。多年来,国合会围绕中国及全球环境与发展领域重大问题开展研究,提出政策建议,为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和国际可持续发展进程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昆明基金各项工作进展迅速


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以下简称昆明基金)理事会会议近日在云南昆明举行。会议回顾了昆明基金的工作进展,审议并通过《昆明基金2025年支持项目清单》《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运行手册》等文件,批准实施22个全额支持项目,惠及34个发展中国家。


自2024年5月昆明基金成立以来,中国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紧密合作,稳步完成初期的建章立制,积极践行昆明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事业的承诺。一年多来,昆明基金各项工作进展迅速。目前,中方已经累计向联合国多边信托基金办公室(MPTFO)拨款4亿元人民币,持续帮助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去年在哥伦比亚卡利全体会议上通过的首批9个小额项目都已启动实施。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但仍然以最大决心和最积极的态度兑现承诺,设立昆明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保护生物多样性。未来,昆明基金将始终遵循国际化运作和多边主义的原则,更加精准高效地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保证资金能用到全球生态系统恢复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利用、遗传资源及其数字序列信息的惠益分享等重要领域,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作出贡献。


四、“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召开


“一带一路”绿色创新大会近日在北京召开。会议以“聚力融金,驱动绿色发展”为主题,旨在凝聚全球绿色发展共识,推动绿色投融资与绿色转型深度融合,来自39个国家的近300人出席会议,会上发布了《2025“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展望》报告等成果。


绿色低碳转型是时代潮流,也是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近年来,中国不仅持续推进自身生态文明建设,还积极参与和引领全球环境治理。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余年来,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务实行动支持发展中国家绿色转型。我们加快构建系统完备的绿色“一带一路”政策体系,指导中国企业在设计和承建项目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我们持续建立更加紧密的绿色发展伙伴关系,中国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多份合作文件,均将共建绿色丝绸之路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联合31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43个国家、170余家中外合作伙伴,共同发起并成立“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国际联盟。我们不断深化绿色低碳领域务实合作,开发实施“非洲光带”等小而美项目,帮助解决非洲5万多户无电家庭的照明问题。我们助力提升共建国家的环境治理能力,提供并动员项目资金超过1770亿元人民币,用于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面向120多个发展中国家举办了300多期能力建设培训,累计参训人数超过1万人次。


未来,中方愿与各方携手,继续高质量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提升“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环境治理水平。( 作者:生态环境部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