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改革委区域协调发展司副司长马维晨在新华社13日推出的“中国经济圆桌会”大型全媒体访谈节目中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统筹运用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渠道支持海洋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强化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支撑,提升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在‘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中,对海洋科技创新作了专章部署,将创新摆到了重要位置。”马维晨说,近年来,中国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支持崂山等国家实验室建设,重组海洋领域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科学”号海洋考察船等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
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在海洋领域自主建造了一批“大国重器”。例如,第一艘国产电磁弹射航母福建舰下水,第一艘国产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建成运营,大型LNG运输船建造能力全球领先,中国集齐了船舶工业皇冠上的“三颗明珠”。
此外,“奋斗者”号载人深潜器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10909米中国载人深潜纪录。“深海一号”深水油气平台在南海投产通气。“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投运,具备全球海域无限航区作业能力,最大钻探深度达11000米。
“这些第一、最大、最远、最深都彰显了我国海洋科技创新的重大突破,可以说科技创新对于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作用不断显现。”马维晨说,也要看到,与建设海洋强国目标相比,中国在海洋科技方面仍有一些短板弱项。
他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结合海洋经济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联合有关部门进一步厘清海洋科技创新重点急需领域,完善政策体系,加快推动实现海洋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记者张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