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市场 >  正文

新能源“产业基石”多晶硅期货正式上市,有望助力光伏产业平滑周期波动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时间:2024-12-26 13:35:40

字号

继工业硅期货、碳酸锂期货之后,广州期货交易所(以下简称“广期所”)新能源金属板块再添新成员,正式迎来第三个新品种——多晶硅期货。


12月26日,多晶硅期货正式在广期所挂牌上市。多晶硅被誉为光伏行业的“产业基石”,是太阳能光伏产业和半导体产业的重要原材料。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多晶硅生产、消费和进口国,多晶硅产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供需阶段性错配、市场无序竞争以及价格剧烈波动等诸多问题,产业亟需管理价格波动风险的套期保值工具。


业界对多晶硅期货上市已经翘首以待,有生产企业表示过去几年多晶硅现货价格波动剧烈,对产业链上下游正常经营造成不利影响,而多晶硅期货的上市则有助于企业规避价格波动风险。


此外,期货公司负责人表示,在多晶硅期货即将上市之际,公司在市场培育、新品种投教、产业研究等方面已经做了相应的准备工作。


光伏产业面临周期性波动


多晶硅主要分为太阳能级多晶硅和电子级多晶硅。前者经铸锭或拉晶切片后,可用于制造太阳能电池并应用于光伏发电。后者制备单晶并切片后,可制作成12英寸、8英寸、6英寸不等的半导体硅片,用于生产半导体器件或集成电路。2023年,全球太阳能用多晶硅消费占比超过97%。


我国是全球多晶硅主要生产和消费国。在生产方面,2023年,全球多晶硅产能为225.6万吨,其中有93%的产能集中在中国,剩余主要分布在美日韩等国家。


在消费方面,2014-2023年,受光伏产业需求拉动,中国多晶硅消费量从21.3万吨增加至141.6万吨,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3.4%,预计到2025年有望增加至213.6万吨。


受产业政策、投产周期及技术进步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多晶硅行业的周期性较强,价格波动幅度较大。2018年,由于光伏行业补贴快速退坡,光伏装机需求明显下滑,多晶硅价格从15.62万元/吨持续下滑至2020年5月的5.84万元/吨,跌幅达62.6%。


2020年下半年开始,在光伏发电成本持续下降及双碳目标产业政策支持下,光伏装机需求大增,供需呈现阶段性错配,多晶硅价格从5.84万元/吨上涨至2022年的最高点30.6万元/吨,涨幅达到424%。


从具体价格波动情况来看,2019-2023年,我国多晶硅现货价格年化波动率分别为6.4%、33.4%、35.7%、26.0%以及55.8%。


通威股份高纯晶硅设计产能85万吨/年,自2021年以来持续占据全球市占率第一的位置。


通威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多晶硅技术门槛高,投资强度大,管理难度高的特点,使其成为光伏产业链上产能弹性最低,建设周期最长,扩产速度最慢的环节之一,就导致2021年开始供需错配带来的价格快速上涨,和今年价格深度探底的局面。”


“从市场供需及价格波动情况可以看出,近年来多晶硅产业发展主要面临市场供需错配、价格波动较大的困境。”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常务副会长林如海认为,多晶硅价格在高处时供应不足,扩产投放周期长,无法及时满足需求,价格在低处时成本倒挂严重,库存短期内难以消纳,企业持续亏损。


值得一提的是,多晶硅在光伏产业各个环节的成本占比较高。据产业人士介绍称,当多晶硅价格处于20万~30万元/吨的高位时,按照光伏各环节成本模型测算,多晶硅原料成本占硅片和电池片生产成本的比例分别超过80%和60%,占终端光伏组件生产成本的比例也达到40%~50%。


即便今年多晶硅价格大幅下跌,在硅片成本和电池片中的成本占比也分别达到了57%和26%。


可以看出,过去几年多晶硅价格变动频繁剧烈,无论是对产业链上游的生产企业,还是下游的光伏企业,都容易干扰正常经营带来不利影响。


“无论价格大涨还是大跌,对企业来说都面临着巨大的经济压力和决策挑战,对产业链下游也造成巨大影响。”林如海认为。


企业翘首以待风险管理工具


多晶硅是“精细化”化工的代表之一,其生产具有技术壁垒较高、资金密集型的特点,目前行业内仅有20家生产企业,还有17家企业在建或拟建,龙头企业人员规模超2万人,市场整体规模约为1736亿元。


在多晶硅期货未上市之前,多晶硅贸易以锁量不锁价的类长协贸易为主。市场贸易大多是上下游之间的点对点交易。近年来,多晶硅上下游企业签订了较多长期购销协议。


此外,目前行业上下游并无统一的定价模式,只能参考第三方机构报价,现货价格在数据准确性、透明性和时效性方面仍显不足,上下游企业的议价成本较高。


通威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多晶硅近两年行情波动较大,不利于实体企业稳定经营,希望多晶硅期货上市能够帮助有质量及成本优势的优质企业有效降低成品价格波动的风险,更好地实现库存管理、锁定经营利润。”


多晶硅期货期权上市后,可以为企业提供远期价格信号,引导光伏产业合理规划布局,加快落后产能出清,避免产业资源的浪费。


2022年12月,广期所上市了工业硅期货,多晶硅期货上市后将与工业硅期货形成协同效应,为光伏产业提供更丰富的价格波动风险管理工具。


“多晶硅产业链企业可以利用工业硅期货锁定生产成本或通过交割制度保障原料供应,同时也可以利用多晶硅期货锁定产品销售价格,以此来保证合理的生产利润,并规避价格波动风险。”上述产业人士表示。


林如海表示,工业硅和多晶硅共同上市期货,对多晶硅企业而言,可同时实现原料和产品的套期保值交易,更进一步稳定生产经营成果。对硅片及下游企业而言,多晶硅的价格波动对它们的效益影响更加直接,它们更愿意用多晶硅期货来锁定原料成本。


“与工业硅行业不同,多晶硅技术的更新迭代非常快,如果做了套期保值,生产企业也可以更好地聚焦技术创新和生产工艺的改进,不用过于担心市场的波动。”有业内人士指出。


通威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多晶硅期货上市后,预计将改变部分行业定价方式,生产企业也将参与到点价、卖交割、期转现等业务当中。多晶硅作为光伏产业链定价锚的作用将会更大,有利于整个光伏产业链更好地发现价格、降低交易成本。”


国贸期货研究院负责人李泽钜表示,“通过工业硅期货,光伏行业对期货市场已经建立了从0到1的认知,有了比较高的接受度,接下来期货公司将从市场培育、市场报告、咨询服务等多方面服务硅产业链企业。”


多晶硅的生产区域主要在我国中西部区域,此外,多晶硅期货上市有望推动产融结合,助力西部地区光伏等优势产业集群发展,能够引导和助力更多金融要素加入多晶硅生产、硅片加工以及电池片制造等相关产业环节,提升产业企业的资金实力。


当前,随着国内光伏产能快速增长,在海外投资建厂是很多光伏企业的战略发展方向,多晶硅期货可以为企业出海保驾护航,借助我国多晶硅产业规模优势,将期货市场价格输出为国际价格基准。


中国农业大学期货与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金鹏期货经纪有限公司董事长常清分析,“广期所推出多晶硅期货恰逢其时,加上我国的新能源行业发展世界领先,可以预见,广期所很快就会成为新能源原材料的价格中心。”


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多晶硅期货上市对我国硅能源产业链实现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多晶硅期货上市后将与工业硅期货形成协同效应,助力光伏产业有效对冲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增强产业链韧性;另一方面,有助于形成反映我国光伏产业体量的多晶硅价格,增强我国在多晶硅国际贸易价格方面的影响力。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