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湿地 >  正文

全国首个生态湿地蓄洪区明年全部完工

来源:大皖新闻 时间:2024-12-25 12:04:01

字号

洪水来袭时,能当蓄洪"大水缸";平常年份里,能做生态"净化器"。两年前,合肥肥东十八联圩四期工程生态湿地蓄洪区项目开工建设,成为全国首个生态湿地蓄洪区。日前,大皖新闻记者现场探访了解到,四期工程正在加快建设,预计将于明年正式完工。

11.jpg

一二三期已经发挥效用

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规划总面积27.6平方公里,是环巢湖十大湿地之首,也是中国首个兼具生态湿地功能定位的蓄洪区。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南淝河入湖口的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的十八联圩湿地。举目远眺,湿地水质清澈,不时有过冬的候鸟飞过,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画卷。

据了解,通过保护修复,十八联圩生态湿地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目前已调查到鸟类190种,新增鸟类127种;调查到植物385种,新增54种;调查到鱼类64种,其中新增鱼类28种。

与此同时,湿地水质净化功能稳定发挥,湿地一、二、三期日均净化南淝河水量约为40万立方米,消减氮磷入湖污染30%以上,湿地净化后出水水质稳定在Ⅲ类以上。当南淝河出现超标准洪水时,可降低合肥主城区洪水位约20厘米,能有效缓解主城区防洪压力,保障城市安澜。

12.jpg

四期将于明年全部完工

目前,肥东十八联圩四期工程生态蓄洪区项目也在加快进行。 据介绍,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治理面积27.6 km²,其中蓄洪面积23.7 km²,安徽水安承建的3标生态湿地治理面积13.6 km²,生态湿地总面积25.95 km²。

项目分为生态蓄洪和生态治理两块。其中,生态治理分为多水田和沼泽湿地,多水田区种植水稻,水稻田里底层铺有沸石,可以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通过采用多道手续净化水质,南淝河的水引进来,通过湿地过滤,将水质进行净化,可以成为Ⅲ类水质排入南淝河最终流向巢湖。

"目前已经开始管护道路建设和生态绿化,水生植物也进入到收尾工程,我们还要建设9座交通桥。"安徽水安十八联圩生态湿地蓄洪区施工3标项目负责人郑杰介绍,项目通过水系梳理、水位控制、植物配置等工程措施的建设,修复生态湿地行蓄洪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近期将生态湿地和生态农业相结合,丰富区域湿地生物多样性,吸引鸟类前来栖息。

据了解,四期工程将于2025年完工。建成后,日净化南淝河水量约为60万立方米,消减氮磷入湖污染30%、出水水质在Ⅲ类以上,有效促进南淝河水质稳定达标。湿地还营造浅水区、深水区、湿草地、沼泽林、第二滩岛、季节性草滩和生态渗滤岛等7种湿地生境,累计构建鸟类栖息地面积410公顷。

大皖新闻记者 刘旸 /文 蔡安安/图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