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动物 >  正文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时隔15年再现河北衡水湖

来源:新华社 时间:2025-08-08 11:48:49

字号

  记者8月7日从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时隔15年再度出现在衡水湖。


  据衡水滨湖新区资源保护局副局长张余广介绍,彩鹮是鸟纲、鹮科、彩鹮属鸟类,主要栖息在温暖的河湖及沼泽附近,经常与其他鹮类、鹭类等集聚活动。主要以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虾、甲壳类、软体动物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正在河北衡水湖水域活动。(受访单位供图)


  “2009年1月,在中国消失很久的彩鹮首次在四川成都现身。2010年5月,来自河北衡水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的科研人员韩九皋等人在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观察到1只彩鹮。”张余广说。


  本次彩鹮的出现由当地一位衡水湖鸟类摄影爱好者李明发现。他用相机拍摄到了彩鹮在适宜水域内时而低头觅食,时而梳理羽毛的灵动状态。李明告诉记者,自己长期关注、拍摄衡水湖鸟类活动,此次拍摄到彩鹮让他格外惊喜。


  “衡水湖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能吸引珍稀鸟类回归,令人欣慰又自豪。”李明说。


  张余广表示,接到热心影友及时报送的影像资料后,衡水滨湖新区资源保护局立即组织专家研判,确认就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彩鹮。


  “彩鹮对栖息地环境要求严苛,时隔15年重现,进一步丰富了保护区的珍稀鸟类种群结构,印证了衡水湖湿地生态的持续优化效果,更彰显了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扎实成效。”张余广说。


  据悉,作为华北平原少有的完整湿地生态系统,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路线的关键节点。近年来,通过系统实施生态修复与保护措施,这里已成为众多鸟类理想的停歇、越冬与繁殖地。目前,衡水湖已记录鸟类336种,其中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1种。(记者任丽颖)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