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固废 >  正文

“废秆”生金沃良田:衡阳县秸秆综合利用走出新路径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25-08-07 11:04:53

字号

曾经让人头疼的水稻、油菜、大豆秸秆,未来在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田埂间有望找到新归宿——它们将被专业车辆有序运走,避免化作浓烟污染环境,在现代化的工厂里“变身”为清洁的能源和滋养土地的“营养餐”。这一愿景,正随着正在建设中的湖南明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生物天然气项目的推进而逐步清晰,从梦想变成现实。

引进新模式,破解老难题

为解决秸秆露天禁烧难题,发展循环农业,衡阳县引进了湖南明升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将采用成熟的“秸秆-沼气-生物天然气/有机肥-绿色农业”循环利用模式,为本地提供可借鉴的解决方案。

破解困局:从“无处安放”到“点秆成金”

过去,水稻、油菜、大豆收获后遗留的秸秆处理是农户的烦心事,露天焚烧污染环境、随意堆放影响耕种。明升环境科技立足解决这一环保痛点,将目光锁定在秸秆的资源化利用上。公司构建高效的“上门回收+有偿付费”体系。专业回收队伍将深入田间地头,根据秸秆种类和数量,直接向农户支付现金(或秸秆换肥)。这一模式旨在极大调动农户交售秸秆的积极性,转变“秸秆是负担”的观念,让废弃物变身为“真金白银”的收入来源。

“听说公司建成后会签协议上门收秆,当场结算,这肯定比烧了堆了强!”三湖镇的种植大户王师傅对这种便捷回收服务表示期待。这种直接到田头的服务设计,旨在有效克服我县丘陵地带秸秆分布零散、收集成本高的困难,打通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最初一公里”。

技术转化:秸秆将在罐中“发酵”出绿色能源

目前正在建设的核心设施是明升公司的规模化厌氧发酵罐。未来,回收的秸秆将与畜禽粪污科学混合,在这里的密闭环境中经过先进的厌氧发酵技术处理。

“废秆”生金沃良田:衡阳县秸秆综合利用走出新路径.png

这一过程的核心产出是富含甲烷的清洁沼气。公司负责人介绍:“我们投资2.2亿元,项目占地约100亩。项目建成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处理秸秆约5万吨,协同处理粪污约13万吨,年产沼气高达1460万m³。”这些沼气经过提纯净化,将得到高品质的生物天然气,作为优质的绿色燃料替代煤炭、天然气等化石能源;沼气也可直接用于发电、供热或直供项目周边工业园区内高用能企业。这些清洁能源将为周边区域提供低碳动力,显著降低碳排放。

“等工厂建好了,真想看看地里的‘废料’是怎么变成能用的‘气’的!”一位了解项目规划的村民充满好奇地说道。该项目旨在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宝贵的可再生能源。

闭环循环:沼渣沼液“炼”成沃土良方

发酵产生沼气后的剩余物——沼渣和沼液,将继续发挥价值。明升环境科技投入现代化工艺,对沼渣沼液进行深度加工处理(如固液分离、沼渣堆肥、添加功能菌剂等)。

将这些产物转化为高品质的有机肥料和育苗基质,预计年产量可达3万吨。这些有机肥富含有机质、腐殖酸及多种活性物质,能有效改善土壤团粒结构、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地力,减少化肥使用量,从源头上治理农业面源污染。

更让农户期待的是“以秆换肥”惠农模式。公司鼓励农户用秸秆置换等值的有机肥。“如果能用秸秆直接换肥料,种菜品质更高了,菜可能长得更好,这账划算!”台源镇菜农张伯对未来的模式表示欢迎。这种模式旨在降低农民用肥成本,提升农产品品质,实现“从田中来,回田中去”的养分循环。

破解难题:多举措助推绿色能源新项目

绿色新能源项目建设必须破解三大难题。一是项目投资大,二是原料收储转运难,三是产品销售利用难。为此,衡阳县开拓了一条新路径。通过社会资金和争取国家绿色发展奖补资金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破解资金投入难题。通过第三方运营破解秸秆收储转运难题。通过“项目生产利用企业+第三方运营单位+农户”互换互补互惠破解前端收集、中端转运和末端利用供产销难题。“农业项目投资大、原料收运难、生产利用难、产品销售难,利润空间少,投资回报期长,期盼国家多部门联动出台文件,给予政策资金扶持,为项目建设和运行护航”。湖南省人大代表、梅花村党支部书记、种粮大户刘准深情回应。

多重效益:环保增收描绘乡村新愿景

明升环境科技的“秸沼肥”模式,将带来显著的综合效益:

环境效益卓著:大规模秸秆回收利用,从源头上杜绝露天焚烧,有望显著改善我县夏秋收获季节的空气质量,大幅降低田间火灾隐患。同时,协同处理畜禽粪污,有效减少水体污染风险,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经济效益凸显:农户通过出售秸秆能直接增收,通过“以秆换肥”可间接降低生产成本。公司依托未来的生物天然气、沼气热电联产销售和有机肥产业,预期年产值可观。同时,回收、运输、生产等环节将创造本地就业岗位。

农业效益深远:产出的大量优质有机肥就近供应本地农场和种植户,推动土壤改良和绿色、有机农业发展,提升农产品价值,预期形成“以废促农”的良性循环,为我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动力。

“湖南明升环境科技项目的建设,为我们规划了一条‘变废为宝、以废养农’的清晰路径,”县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项目建成后,‘秸’尽所用,秆生‘金’与‘气’(金:经济收益;气:沼气/生物天然气),沃土又富民的愿景将得以实现。”我县将持续关注并支持这一项目的建设,推动其在秸秆与畜禽粪污协同资源化利用上走出新路径,未来让更多农田受益,让更多农产品变优,让更多农民增收,让乡村空气质量更好,生态环境更美、农业产业更绿。(通讯员 唐正亮 王高良)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