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单林业碳汇交易、全省首个数字碳汇产品、全省首个茶叶碳标签、全省率先试点建设“两山平台”……自获评全省唯一的县域国家“两山”实践创新基地以来,白沙黎族自治县“双碳”工作开创多个“首”字号,赋能“两山”转化先行先试,奋勇争当“双碳”工作“碳路先锋”。
白沙位于海南中部生态保育区,境内有大小山峰440座,林地总面积262.34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3.2%,是南渡江、珠碧江、昌化江“三江之源”,也是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2022年,全省首单林业碳汇交易在白沙细水乡酝酿并敲定,山水黎乡变身新时代“卖碳翁”。
俯瞰白沙境内的鹦哥岭。海南日报记者 袁琛 摄
细水乡约100亩柚木林经第三方机构核算,在生长周期内可固碳700吨,并由“碳中介”公司牵线,与深圳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完成林业碳汇交易,注销碳汇量为300吨,为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汇价值探索了交易路径与价值实现机制。此后,“碳库”变“钱库”的“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双向转化通道打通,以“碳”引擎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越迈越宽阔。
作为我国第二大民营橡胶种植县,白沙橡胶种植面积104.7万亩,其中民营橡胶种植面积达63万亩。经科学测算,1公顷(15亩)橡胶林1天可固碳1吨,制氧量0.73吨,能为980位成年人提供1天的需氧量。今年3月初,得益于全省首单林业碳汇交易的成功经验,打安镇合水村200亩橡胶林碳汇试点项目上马。
在白沙黎族自治县牙叉镇,逆光下的橡胶林。海南日报记者 李天平 摄
同样,闻名遐迩的白沙茶迎来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高质量发展之后,以碳汇交易为重点的茶生态发展生机。2022年底,白沙联合海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探索创建海南首个碳标签产品,根据国际通用碳足迹标签评价认证相关准则,开展茶树种植、加工包装、运输销售、消费者使用、废弃物处理等全链条环节碳足迹核算。核算结果显示,在不考虑茶叶种植碳汇的情况下,1千克白沙茶的碳足迹为15.03千克固碳当量,可实现–9.22千克固碳当量。
茁壮生长的白沙茶叶。记者 梁振文 摄
目前,白沙茶叶种植面积约1.1万亩,茶叶产量突破440吨/年。按照测算,万亩茶园的碳足迹为6613.2千克固碳量。可以预见,白沙走深走好“点绿成金”的茶旅融合发展大文章,茶叶碳汇的“两山”实践创新之路将可期可盼。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4月底,山水黎乡和八闽大地——福建省将乐县,签订缔结友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在争当“两山”转化和“双碳”工作优等生上并肩齐驱。由“碳中介”公司牵线,以白沙辖属区域内符合林业碳汇项目条件的林地和林木资源为对象,拟申报面积约为30万亩的林业碳汇项目,项目计入期限30年。按照上述项目每年每亩产生0.3—0.5吨二固碳当量测算,整个项目期内可以开发超400万吨碳汇总量,预估总收益约1.6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