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云南亚洲象群持续引发关注。建设大象监测预警平台、建立野生动物公众责任险,推动亚洲象国家公园的建设……人象和谐的故事,展现着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的成果。这背后,是当地长期以来为保护亚洲象及其栖息地付出的不懈努力。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于2022年12月7日至20日成功举办。第二阶段会议期间,云南“短鼻家族”亚洲象群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历时124天,行程1400多公里,北上又南归……2021年,云南“短鼻家族”亚洲象群的特别之旅引人注目。2021年8月8日,北上的象群回到了它们的传统栖息地。一年多过去了,它们现在的生活怎么样?
亚洲象群体间交流频繁,种群不断壮大
象群南归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亚洲象监测团队对它们开展了持续监测。据介绍,云南是我国野生亚洲象栖息地,在全球大象数量不断下降的背景下,过去几十年间,云南野生亚洲象的数量从150头左右增至300多头。
“象群在不断壮大,在北上途中生下的两头小象已经健康长大。去年1月,象群又生下了象宝宝。”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亚洲象保护管理中心主任王斌颇为欣喜。不久前的监测发现,新生的小象已经长到了约200公斤,可以跟着妈妈在野外喝水玩耍,采食鲜嫩草叶。
不仅如此,原有的象群开始寻找自己的伴侣,组建新的家庭。当初那只被单独送回西双版纳的小公象现在身强体壮,长大了很多,已完全融入其他象群。王斌介绍,象群一分为二,一群在勐养子保护区野象谷至关坪片区附近活动,还有一群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普文镇附近活动,它们时常互相“串门”。
“象群很年轻,其中最大的个体也不超过30岁,而且都很健康。”王斌说,“象群间的分分合合说明亚洲象群体之间交流频繁,种群还在不断发展壮大。”
上世纪80年代,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正高级工程师沈庆仲刚刚参与亚洲象研究与保护的工作时,在连续3年的调查研究中,他甚至无法拍摄到一张亚洲象的清晰照片。让沈庆仲欣慰的是,经过多方努力,亚洲象的数量不断增加。
“现在亚洲象数量比当时翻了一倍。近十年来更是多了近100头。”沈庆仲说,“在象群中基本上都能监测到小象,并且每年都有小象出生。”
救助保护、繁育和专项科学考察持续加强
扇着耳朵在小河里戏水,摇着尾巴在泥地里打滚,偶尔还踢踢足球秀秀球技……在云南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伴着绿树青草,小象“龙龙”生龙活虎。
2021年7月,在景洪市,一头约2个月大的亚洲象因左前腿受伤溃烂感染、无法跟上象群而被遗弃。在西双版纳多部门的联合施救下,这头幼象被送到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安置治疗,人们给它起名为“龙龙”。
洗澡、清粪便、测体温、量身高、野外遛弯……除了照顾大象的饮食起居、进行康复治疗,救护与繁育中心工作人员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对大象进行野外放养。在专职驯养员悉心照料下,“龙龙”受伤的左腿恢复良好,开始野外活动,它快乐地在森林中奔跑,恢复了野外生活的能力。
救护与繁育中心管护员陈继铭每天的工作都是围着野象转,救象、育象、研究象。为了照顾好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工作人员每天和象在一起的时间超过10个小时。在中心里,不少野象都是从死亡边缘被人们拉回来的。在野外严重受伤的“然然”“平平”,失去母亲照顾的孤儿象“羊妞”“龙龙”,都是被救助到救护与繁育中心的。
据介绍,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是我国目前唯一以亚洲象收容、救助和繁育研究为主要任务的科研基地。自2008年成立以来,该中心积极开展亚洲象野外救护、辅助象繁育研究等工作,迄今已经救治了20多头野象。除了救助收容,中心还在亚洲象繁育、遗传、栖息地保护等方面开展专项科学考察,为亚洲象野化、野放和相关研学活动提供了种源和平台。
在保护中不断探索人象和谐共处之路
大象离不开森林,森林离不开大象。被誉为“雨林工程师”的亚洲象,是森林生态系统的“伞护种”。保护亚洲象及其栖息地,也为生态系统里的其他物种提供了“保护伞”。
“我国亚洲象数量持续增长,表明这一物种及其伴生种和生态系统都得到了良好保护,亚洲象群的北上南归、发展壮大是我国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生动写照。”国家林草局亚洲象研究中心工程师杨子诚说。
亚洲象已被列入我国“十四五”时期抢救性保护的48种极度濒危野生动物。随着亚洲象种群数量不断增加,保护好亚洲象及其栖息地,并在保护中不断探索、实现人象和谐共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通过加强亚洲象栖息地保护和恢复,持续提升栖息地质量,同时强化监测预警、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体系建设,云南正竭尽全力破解人象冲突难题。”云南省林草局动植物保护处副处长杨华说。
杨华介绍,云南自2010年探索建立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以来,全省累计投入资金超61757万元,亚洲象造成农作物损失补偿标准明显提高。
在普洱的亚洲象主要活动区域,当地分时段、分季节种植亚洲象喜食的玉米、芭蕉、红薯等作物,并配套建设野外硝塘,通过在重点区域、重要时段定点投食,探索建立“大象食源地”;在景洪市、勐海县、勐腊县,当地建立起监测预警系统,通过红外相机、无人机和护象队,实现了监测预警全覆盖。为了更好保护亚洲象并促进人象和谐,实现保护与发展共同推进,以亚洲象为主要保护对象的亚洲象国家公园也在提速建设。
“守护亚洲象的故事,是中国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案例。亚洲象国家公园建设将在保护旗舰物种亚洲象及其栖息地的基础上实现热带雨林等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杨子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