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新闻 >  正文

我国科学家发现纯种江西大鲵野生种群

来源:央视新闻 时间:2022-05-18 14:55:01

字号

image.png


经过多年考察研究,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科研团队在江西九岭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纯的大鲵野生种群。综合形态学和遗传分化证据,研究人员将其描述为一新种——江西大鲵。基因组水平数据分析支持江西大鲵遗传分化显著且未受到其他省区大鲵的杂交污染。科研团队采用标记-重捕的方法,为期18个月的野外监测共记录成体、亚成体和新孵化的幼鲵在内的700余尾个体,并连续两年观察到野外繁殖。这一成果17日在学术期刊《动物学研究》在线发表。


大鲵俗称“娃娃鱼”,是中国特有珍稀两栖动物,在全球生物多样性资源保护中占据重要地位。娃娃鱼是世界现存两栖类中体型最大的物种,体长能够达到2米,起源可以追溯到侏罗纪时代。这一类群具备漫长的演化历史和极高的演化独特性,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在我国列为二级保护动物。尽管过去已正式描述了两个物种,即传统的中国大鲵和新近恢复有效性的华南大鲵。然而无论是这两个已定名还是其他未被描述的物种,最大的问题是当前的物种分布范围和种群大小不得而知,这使得目前的保护行动难以开展。


调查显示,江西大鲵种群是一个单点分布的孤立种群,其所在的栖息地水域面积仅约36km2。夏季,栖息地上游溪流会经历短暂的山洪,冬季则常因枯水而断流,导致生境的破碎化;下游受人工修建的水坝阻隔,再无合适的大鲵栖息地。因此,这一种群也可能由于数量较少、相对孤立以及栖息地环境变动等因素而变得岌岌可危,亟须建立相应的保护行动计划、开展抢救性保护工作。


专家介绍,江西大鲵是目前我国首个遗传身份明确且野外稳定繁殖的大鲵纯种种群,也是我国首个可记录大鲵完整自然生活史的野外种群,为系统收集物种的基础生物学和栖息地生态学资料等提供了宝贵的机会。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