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监测 >  正文

各地治扬尘 各有独门功

来源:中国环境报 时间:2021-06-03 15:29:33

字号

原标题 | 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启用“防尘”神器,不断优化监管模式  各地治扬尘 各有独门功


山东.jpg


  图为山东省德州市监测技术人员现场检查企业扬尘自动监控系统运维情况。 祖龙飞 董若义摄


  随着城市发展和建设的加速,越来越多的施工工地、运输车辆等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因造成点多、面广、线长的扬尘污染,已成为各地中心城区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为有效防治城市扬尘污染,改善空气质量及人居环境,很多城市做出了不懈探索与努力,记者在此特将各地经验进行梳理总结,以飨读者。


  提高政治站位、下发督办通知,铁腕整治扬尘污染


  不管是2013年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还是2018年的《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扬尘污染治理都被作为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重点内容之一。如今,确保“六个百分之百”已成为各地扬尘污染治理中的常态。


  尽管一直狠抓治理,但在实际工作当中,一些企业认识不足,工地管理松散,施工车辆抛撒现象依旧屡禁不止,扬尘治理效果打折扣甚至出现一定程度的反弹。


  对此,很多地方高度重视。陕西省西安市的态度是,提高政治站位,坚决落实属地责任,全力打好扬尘歼灭战。


  今年3月,西安市PM10浓度同比反弹61%。西安市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决定,每天通报各区县、开发区PM10平均浓度排名,对全月同比反弹且排名最后一位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进行公开约谈。同时,加大督导检查力度,严格落实“一单两罚”和“行刑衔接”机制。


  同样面临反弹压力的还有湖北省十堰市。


  1月-4月,十堰城区两个国控点位PM10浓度较2020年同比均有一定程度增加。十堰市大气办特向两地政府办公室下发督办通知,明确“对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对反复出现的问题,严格依法查处,出重拳、下猛药,铁腕整治扬尘污染问题。”


  十堰市强调,将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跟踪复核,并持续开展巡查督办,根据整改落实情况,纳入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第三方考核体系,并视情况进一步实施约谈、预警和“一票否决”。


  高科技、新武器,精准治污让尘土不再飞扬


  “近半个月来,太原5级-6级大风很常见。但我从楼上朝不远处的工地望过去,绿油油一片,没有看到尘土飞扬的景象。”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住户赵清平说。


  杏花岭区是如何做到工地有效降尘抑尘的?这背后有“法宝”。


  在杏花岭区棚户区改造项目工地现场,两个4000多平方米的工地基坑上空,巨大的绿色“天幕”防尘网犹如一柄巨型“遮阳伞”。当施工现场扬尘超标时,“天幕”自动闭合,在其边缘安装的众多喷淋设备开启,喷出水雾打湿空气中的沙尘,在防尘扩散的同时给工地“淋浴”,最大限度减轻因施工造成的扬尘污染。


  西安市也拿出了“防尘神器”:为裸露的渣土“穿上”防尘“外衣”。


  在长安区西长安街的一处工地,一台机器正不断喷出绿色气体,气体覆盖在裸露的渣土表面,仿佛为它“穿上”了一件外衣。这是长安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在辖区3处工地开展的新型环保抑尘剂实验。


  “抑尘剂喷附于裸土表面会形成一层保护壳,能够持久防尘、防侵蚀。”长安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抑尘剂不仅有效解决了扬尘治理难题,而且能改善土壤环境,扬尘管控有效率在98%以上,并且可在环境中自然降解,解决了因覆盖密目网对环境带来的二次污染问题。


  浙江省海宁市的盐官公用码头则通过设计除尘装置,轻松解决了码头露天堆场扬尘问题。


  “运砂大船靠岸后,一台10吨位的吊机先抓取船上砂料投入料斗,通过防尘装置除尘后,再进入全封闭输送带送进储料库,全程不会出现扬尘外逸问题。” 码头建设方海宁宝峰综合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傅利伟说。


  创新监管模式、冻结房屋预售,多措并举遏制污染源头


  小小扬尘看似不起眼,但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需要拿出“绣花”功夫,不断优化监管模式。


  河北省邢台市在常态化扬尘污染防控机制基础上,进一步打造立体式、全覆盖监管网络。一方面,采用“排好班、不休息”监管模式,对辖区房屋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视频监控和无人机作用,实施重点阶段全时段监控,确保违规行为及时发现、迅速处置、立查立改。


  同时,多次开展房屋建筑工地扬尘专项整治行动,切实消除“无设备、不使用、放空枪”现象,通过检查,房屋建筑工地共增加雾炮机600余台、移动洒水车200余台,更换围挡喷淋喷头1万余个。


  “人防+技防”是预防扬尘污染的主要手段,但更重要的,是监管对象的全力配合。对于屡教不改者,江苏省徐州市贾汪区的做法可谓“打蛇打七寸”。


  贾汪区一工业园区某工地因为多次出现扬尘管控不到位,对贾汪区攻坚办、区住建局等多次整改交办事项落实不力,没有严格落实工地“六个百分之百”,工地扬尘污染严重,日前已被贾汪区住建局冻结房屋预售及网签备案,不能进行预售交易。


  并且,贾汪区攻坚办近期会同区住建局全面启动建筑项目扬尘污染专项治理工作,对建筑工地扬尘污染坚决说“不”。


  通过一系列梳理可以看出,扬尘污染问题因地而异,并没有“一招鲜,吃遍天”的方法。当天不帮忙时,人的努力显得尤为重要,对于这一点,北京市的做法很有代表性。


  2020年,北京市降尘量同比下降12.1%,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保持前列。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运用组合拳聚焦裸地扬尘、道路扬尘和施工扬尘,精准施策,牵头管理,分类管控,城市洁净度显著提升。


  此外,各区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做精做细做实扬尘管控工作。各区(乡镇)主动作为、全面防控,如在沙尘天气后及时组织除尘工作,在“爱国卫生月”组织大扫除,有效减少二次扬尘的产生;试点“小微工地”全封闭施工,推广高围挡、洗轮机等控尘工艺;落实施工工地“门前三包”要求,严格渣土运输车辆管理等。


  (本报记者王双槿、张铭贤、见习记者王雯、通讯员叶相成、张雪晴对本文亦有贡献)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