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重点要闻 >  正文

看乡村振兴中的农民力量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12-30 15:21:28

字号

原标题:高素质农民如何“炼成”?看乡村振兴中的农民力量


      这里的农民不一般。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乡村振兴离不开高素质农民队伍,高素质农民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活水”。“昌平草莓”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能种出昌平草莓的农民究竟有何不一般,具备哪些高素质?日前,中国网记者走进北京市昌平区,近距离与高素质农民对话,看他们在乡村振兴中的十八般“武艺”。


“门外汉”浸泡草莓育苗经


      在北京市天润园草莓基地里,刘建飞每天都要查看草莓开花和挂果情况。


      多年来,刘建飞团队针对草莓品种开展引种评价、繁育和绿色栽培研究,建成育苗基地70亩、育苗大棚44栋,每年可出种植苗100余万株。


      从0到1,全靠年轻团队的一股“劲儿”。


      回想三年前项目正式启动时,自认已做足理论储备的刘建飞,“连水都浇不明白”——农保和植保完全两个概念,项目真正落地,走进大棚才发现团队“并没有真正准备好。”


      草莓平均年产量12.5万公斤——这个年轻团队,从90后到80后,最大年龄不超过40岁,拥有年轻人的天然优势:效率极高,磨合很快。大约一个草莓季后,事业便推向正轨。


      “我们一开始就喜欢农业。”从前做过多年餐饮,未曾脱离农业。“我们做过蔬菜礼盒、草莓礼盒、哈密瓜礼盒,销售都不错。”这个擅长运营的团队,肯沉下心来钻研草莓育苗,源于“我们真喜欢草莓这个作物。”作为创始人之一,在刘建飞的认知里,草莓是唯一能与樱桃抗衡的果品。

天润.jpg

天润园育苗大棚里的观赏型草莓“粉佳人”


      红颜、章姬、白雪公主、圣诞红……三年浸泡在育苗大棚,刘建飞早已对几十个草莓品种如数家珍。这些年,他也发现,草莓品种逐步开始退化——比如红颜,因其口味甜中微酸,口感脆糯,深受消费者喜爱,“红颜有真有假,可这一株株草莓苗,长得一模一样,真假难辨。”刘建飞指着育苗大棚中的草莓苗,“即便在显微镜下,细胞壁可能都一致。”但最后,呈现出的果实却完全不一样。


      “我们一直在研究,想要吃透育苗,种出高端品质的草莓。”而育苗的难点在于,基因退化,品种单一、抗病性降低,苗子难以管理等,直接影响种植户的收成。


      草莓好不好种,关键在选种、育苗。生长在燕山脚下的“昌平草莓”,其种子曾在河北尚义“进修”。刘建飞告诉记者,天润园草莓育苗工作主要在河北尚义,“红土梁镇有2000亩基地用来专门培育苗子”。由于当地全年最高气温不超过27摄氏度,昼夜温差较大,符合草莓苗繁育期的适宜温度,因此育出的种苗品质很高。今年的平均甜度能够达到14至16,比往年高出1度左右。


      用来育苗的种子经过筛选,不断试验,淘汰一批,培育一批。“通过温室、基地,我们先去试验,把这条路走通之后,再把好苗子分享给大家。我们计划围绕市场主体情况,提高种苗的丰富性。”

草莓基地.jpg

草莓基地每天迎来采摘、学习的人们


      草莓选种、育苗技术对市场、价格的影响很大吗?记者不解。刘建飞团队坚定认为,如果技术不过关,苗子质量不高,直接影响草莓产量、果品质量。“我们追求从种子到果品的闭环发展,用心打造优质果品。”


      关注产品本身,须从源头抓起。这样的理念,使得“并不专业”的团队一日比一日专业。“吃透”才是硬道理。“我从早上6点一直到晚上,几乎都泡在棚里,全年无休。”


      不久前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种子和耕地问题得到高度重视。会议强调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立志打一场种业翻身仗。


      刘建飞又信心满满。


城市“夫妻档”开辟乡村致富经


      在“80后”夫妻瓮振松和杨洋看来,年轻人的出路不止城市这一条,回家种地也大有可为。


      在北京市昌平区兴寿镇肖村,占地100余亩的院落内,坐落着一个桃花源——草莓、西红柿、豆角、鸡、猪、羊等农产品应有尽有。两人的生活与事业都根植于此。


      10年前,瓮振松与杨洋大学毕业后,都在城里工作,月入愈万。只因对乡村和泥土割舍不下的爱,他们回到乡里,承包了100亩地准备种菜,将全部积蓄投入到土地,开始创业。他们认准绿色农业,立志种下“健康菜”,“我们创业就是想推广健康生活理念。”


瓮振松.png

瓮振松在实训基地讲课


      “种菜会越种越上瘾。”工科出身的瓮振松把全部热情投入到种菜技术钻研中。


      买农业专业书、拜师请教,他们边学边干,然而,创业并不是一帆风顺。创业之初,由于不懂技术,一个大棚的黄瓜大面积染上了病虫害,亏了5万余元。他们却不服输,一边继续拜师学艺,一边做好配送管理,挽回了损失。


      夫妻俩“女主外、男主内”,一个负责技术专业,一个负责经营管理,把生态农场经营得红红火火。“我愿意大家叫我高素质农民。”的确,他们确实具备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素质。


冬日里.jpg

冬日里的草莓和西红柿郁郁葱葱


      杨洋介绍,“我们的合作社得对农户负责,得想办法拓宽销售渠道,带着大家一起致富。”如今,农场里有20余名职业农民,他们还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吸引周围9个村、157户加入进来,辐射面积达1700余亩。


“老把式”有了“后浪”接班人


      位于昌平区兴寿镇的北京鑫城缘果品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崔维国是种田“老把式”。昌平区政府自2002年启动发展草莓产业时,崔维国开始种草莓。2008年,鑫城缘成立,他把自己掌握的种植技术向周围农户传授,逐渐形成统一的种植销售体系。


      2013年,鑫城缘成为北京市都市农业科技小院的首个基地。“鑫城缘主要担负着示范种植的功能,将先进的栽培方式‘种给农户看’,同时还承担农业科研机构、新型农业技术的试验项目。”


      鑫城缘成立头几年最初,成员之间都是各自为政,单打独斗。2016年,崔维国的“接班人”雷伟伟接手之后,便开始整合资源,把小农户集中起来,改变发展模式,带领社员向高素质农民转变。


      雷伟伟也亲自担任教师,“合作社也是一个田间学校,通过田间学校进行高素质农民培训,让社员们真正受益。”


      “我们的技术能被农民接受,能带给农民实实在在帮助,让草莓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我感觉我是被需要的。”雷伟伟说,“农业产业大有大发展。我不是简单的种地,而是在探索这个产业的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增收。我是满足的,因为这是我的事业。”


(本期采访、撰稿:王静)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