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中国网 >  果业 >  正文

企业进村种水果 农户增收有盼头

来源:忠县忠州新闻网 时间:2019-11-08 14:22:59

字号

1.3.jpg


记者 李春森


编者按:


近年来,我县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其中,各地结合区域地理、气候、光照等自然条件,大力发展以火龙果、猕猴桃、脆红李、无花果等为主的特色水果产业,呈现出了百花齐放的局面,在带领农户增收方面贡献了力量。


那么,特色水果产业发展现状如何?发展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如何解决呢?今天起,本报将推出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11月4日上午,阳光明媚,在汝溪镇长安村占地300亩的热带水果种植基地,10多名工人忙碌着。基地负责人刘德龙在查看果子成熟情况。


刘德龙的身后,火龙果、台湾青枣、青花梨、雪桃、蜂蜜脆桃等各类优质热带果树长势良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沿着种植区的火龙果遮荫长廊一路前行,仿佛走进了一个新奇的瓜果科普世界,不禁让人大开眼界:在这偏远的小山村,竟能观赏到如此美景。


“这里春可赏花,夏秋可采果。”刘德龙介绍。5年前,刘德龙流转土地300余亩,成立公司种植热带水果。今年,公司可获得收益40万元,明年有望突破100万元。10多名村民就近务工,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


长安村的热带水果只是我县特色水果发展的一个缩影。


我县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区域立体气候明显,春季回暖早,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适宜果树生长。以前,我县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农村土地大面积荒废,全县种植的水果以柑橘为主,品种单一。


近年来,我县根据各乡镇(街道)的气候环境和实际情况,推行“一乡一品”多品种特色水果发展计划,加大梨、桃、葡萄、无花果等优质水果产业的发展力度,旨在解决土地撂荒问题,进一步优化水果种植结构。


我县根据不同区域、海拔、坡向、湿度等条件进行产业布局,初步形成覆盖全县、格局合理、各具特色的水果产业布局。500米以下低海拔地区主要种植柑橘、柚类、枇杷等,500米~700米中山地区种植无花果、葡萄、蓝莓、桃子等,700米以上地区种植猕猴桃、青枣等。水果产业整体形成了以葡萄、梨、桃、无花果、火龙果、猕猴桃等特色水果为主,其他品种为补充的均衡发展格局。


据县果业发展中心统计,2019年全县除柑橘以外的特色水果种植面积共6.2万亩,投产面积5.8万亩,总产量4.5万吨,比2018年增加1.5万亩。其中,李树面积比2018年增加1万亩、桃树面积增加0.23万亩。


如今,水果产业已成为带动我县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户收入的重要产业。


黄金镇大岭村是我县水果管理水平相对较好的种植区域,种植年限6年以上的果树大多亩产值已突破2万元。每年水果收入上万元的农户比比皆是,有的盖起楼房,买了小轿车,过上小康生活。


“为带动水果产业发展,我县积极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和订单农业等模式,加强基地与农户、基地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县农业农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他们还积极组建各类产销协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加强农户与市场、企业、政府间的沟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水果产业化发展。


目前,全县种植特色水果的企业有120余家、合作社30余家、大户80多个,采取流转土地、农户入社等方式,实现企业与农户“双赢”。比如,猕猴桃种植企业重庆佳泉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流转土地120余亩,2019年收获1.5万公斤,可以实现产值26万元。企业在支付农户土地流转费用的同时,采取土地流转和临时用工等方式带动农户20余户,平均月收入达到2000元,在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保障了农户收益。


*本作品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