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全球美妆行业都争相在环保领域出手,不断寻求更好的方式促进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前几日,国内美妆品牌完美日记的母公司逸仙电商,发布了国内首份ESG(环境、社会和治理)报告。此次发布为中国的美妆ESG之路开了先河。相较于国际上已经成熟的美妆护肤行业的ESG探索,我们还差多远?
初夏时节,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兰星现代农业园区内6000余亩冬小麦苗齐叶茂,土壤墒情充足。据了解,这6000余亩冬小麦所需肥料全部使用了农业园区养殖场处理后的牛粪。该园区将粪污无害化处理再与农田灌溉系统相结合,使“粪污”变“粪肥”,通过绿色种养循环农业模式,实现了农业绿色、高效、可持续发展。
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第三批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名单,青岛农业大学获批国家农业科学莱阳观测实验站。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水稻分子设计技术与应用创新团队和上海交通大学合作,基于111份代表性水稻资源的二代和三代全基因组测序数据,构建了高质量水稻泛基因组,获得了9个水稻代表性群体的高质量参考基因组,其中包括5个无缺水稻基因组。相关数据对深度挖掘基因组变异和优良基因,培育突破性的水稻新品种提供重要依据。
今年以来,国际食用油市场价格剧烈波动,在此背景下,如何减少对国内市场的影响?记者了解到,我国正采取多种措施,提高油料和食用油自给率。
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十四五”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以降碳为重点战略方向、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由量变到质变的关键时期。
通过对不同活力的、经人工老化处理的水稻种子进行转录组和广泛靶向代谢谱的比较分析,中科院植物所的研究人员发现,这种不同的种子活力可以归因于差异的生物学途径和代谢过程。通过差异基因的共表达调控网络和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分析,他们鉴定出对种子活力有正向调控作用的转录因子基因bZIP23和bZIP42,以及过氧化物酶基因PER1A。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美国科学院院刊》。
当前我国经济工作“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宏观层面适度超前投资、微观层面持续激发产业活力。环境基础设施是我国绿色发展的突出短板。环保产业是典型的“政策驱动+投资拉动”型产业。
来自黑土地的发展报告:\"滚石上山\"如何积聚新动能
1月26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22年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以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目标,积极发挥林草科技创新驱动作用,加速引领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