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类空间运输主要依靠火箭。虽然相关技术已足够成熟,但其回收和燃料成本仍然太高。如果使用太空电梯,运输费用会降至每公斤几百美元。
一项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欧文分校等机构研究人员开展的新研究发现,水滴表面与其周围空气之间的强电场可以通过某种机制生成羟基自由基。
浙江省农科院病毒学与生物技术研究所瞿绍洪研究员团队鉴定出一个水稻稻瘟病抗性关键基因OsBDR1。解析研究发现,该基因能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PK3形成分子模块,调控茉莉酸抗病激素以及萜烯类植保素的生物合成,进而调控水稻稻瘟病抗性。
最新一期《科学报告》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称,一种新工具能预测一个国家未来最多30天内面临食物获取不足,也就是粮食不安全的个体比例。研究人员指出,这种工具有望指导面临粮食不安全风险的国家制定决策,从而做出更及时的响应。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获悉,“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能同步辐射光源(HEPS)直线加速器14日实现满能量出束,成功加速第一束电子束。高能同步辐射光源从此进入科研设备安装、调束并行阶段。
日本国家聚变科学研究所和美国TAE技术公司携手,首次在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中实现了氢—硼聚变实验。研究团队表示,尽管最新试验没有产生净能量增益,但它证明了无中子核聚变的可行性,使制造更清洁的聚变反应堆成为可能。
记者27日获悉,中农巴马小型猪3个实验用小型猪专门化品系近日被认定为中国实验动物新资源,收录于国家实验动物模型资源信息平台,为首次通过鉴定的基因编辑猪疾病模型新品系。
2月16日,记者从西南大学获悉,该校生命科学学院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徐洛浩教授课题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题为《家鸡基因组完成图的演化分析》的研究论文,以中国特有家鸡品系胡须鸡为材料,在国际上率先完成一个家鸡的全基因组图谱。
这段时间,一款名叫ChatGPT的人工智能聊天系统就像平地起春雷,突然刷爆网络。
目前,国内已有研究单位针对不同的植物病害收集了大量的噬菌体资源,研究不同噬菌体的作用机制,以及噬菌体之间的相互影响,利用不同噬菌体联合抑制土壤病原细菌。